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网站,郑州市心血管病医院,南方医科大学附属郑州市心血管病医院

新闻中心
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
先天性心脏病免费救治申请

为患者的心脏健康,他们的探索永不止步

文字大小:小一号字体大一号字体

发布日期:2017/3/1  来源: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

 

核心提示丨每年,近2000名心脏外科疾病患者由此重返健康生活;每年,数百名突发心脏病患者在这里起死回生。成立于1986年的心血管外科专业,是郑州市心血管病医院(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,下称郑州七院)的王牌学科。9大病区和麻醉科、监护室,每年完成心血管外科手术近2000例,开展各种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、心脏瓣膜病、心梗并发症的手术治疗,与冠状动脉搭桥、心肌病、大血管疾病及心律失常的外科治疗等手术,使其成为中原地区群众的“心脏呵护者”。近日,在河南省公布的新一轮省级医学重点学科中,郑州七院心外科再次成为万众瞩目的对象。

 


1、小切口瓣膜置换术,让患者健康美观“双收”

日前,郑州七院心外科一病区的陈红卫主任,为一名患者成功实施了胸骨上段小切口主动脉瓣置换术。这名年近六旬的患者被诊断为主动脉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,瓣膜置换手术是最佳也是唯一的选择。但患者和家属之前很犹豫:患者体质较差,如果手术在胸前锯开24~25厘米的大切口,不仅风险高,而且担心术后恢复慢。


针对这些忧虑,陈红卫采取了目前国际先进水平的胸骨上段小切口方式开胸,仅打开8~9厘米的切口,就为患者成功实施了主动脉瓣置换术。“手术步骤和效果,与传统手术一样,但病人所受的痛苦,减少了一大半,且比较美观。”陈红卫说,随着该技术在郑州七院的应用成熟,一些升主动脉置换、主动脉瓣成形,甚至双瓣置换的手术,也将可以采用该术式实施。


据了解,陈红卫主任不仅在传统心脏手术中采用小切口技术,还在复杂的杂交手术治疗冠状动脉多支病变中,将小切口技术成功引入。“小切口的应用,避免了体外循环,尤其对老年患者及伴有心室功能低、肾功能不全、肥胖、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更为适合。”他说。


2、打开“钥匙孔”,让3D胸腔镜协助专家做手术

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,越来越多的患者开始选择微创手术;而手术量的增多,也助推了胸腔镜在心脏外科的临床应用。郑州七院心外二病区主任王立成说,胸腔镜下心脏手术具有刀口隐蔽、创伤小、出血少、痛苦少、术后恢复时间短、手术费用低等优点,且愈后伤口处美观,符合现代健康的理念。


今年30岁的张女士,因为二尖瓣关闭不全,到郑州七院心外科二病区就诊。“当时患者反复强调,不想做大开口手术,怕影响美观。”经过仔细检查,王立成主任发现张女士的病情,符合胸腔镜的手术指征,随即为其实施了胸腔镜下二尖瓣成形术。术后张女士的伤口很快恢复,也达到了她期望的美观效果。


王立成说,3D胸腔镜下心脏手术,使用现代电视摄像技术和高科技手术器械装备,在胸壁打三个1~2厘米的“钥匙孔”,在电视影像监视屏幕上,医生视野中的肌肉、血管都变成了立体的,仿佛开胸手术一样触手可及。而在手术过程中,医生也能够对心脏的立体结构看得更加精细和清晰,定位更准,操作更加精准,大大缩短手术时间,降低手术风险。与普通的胸腔镜设备相比,3D胸腔镜系统要高出两三倍的价格,这也是该技术设备普及较慢的原因。不过,王立成强调,胸腔镜手术方式对医生的技术要求非常高,因此必须在安全前提下实施。据介绍,郑州七院在省内率先开展了心脏外科胸腔镜手术。


3、半数以上手术属于危重、复杂心脏病

今年39岁的黄先生,年纪不大,但已有两年高血压病史,且收缩压最高达到200毫米汞柱,属于高血压Ⅲ级(极高危)。

近日,突发A型主动脉夹层的黄先生,被急救车送到了郑州七院。急救车尚未到达,该院的急诊绿色通道已经开启,心外科三病区主任杨斌等专家已做好术前准备。打开黄先生的股动脉,杨斌发现病人的血压非常低,仅有10毫米汞柱左右;而左肾血供很差,也出现了功能不全的问题。经过9个小时的紧张手术,黄先生终于从死亡线上被拉了回来。术后,黄先生的各项身体机能都得以恢复,就连术前不会动的右腿,也恢复了功能。


在郑州七院心外三病区,仅去年一年,就实施了将近300例心脏手术。其中,一半以上都是复杂先心病、重症瓣膜病、主动脉夹层,以及心功能较差的冠脉搭桥等高难度手术。而每一台手术的顺利完成,都离不开医院整体的团队配合。多年以来,该院的麻醉科、监护室和心外科的专家们相互合作,完成了很多疑难手术。特别是遇到病情复杂的病人,只有多个科室的专家一块进行完善的准备、精心熟练的配合,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。


4、娴熟麻醉技术+极强责任心,保证患者术后安全醒来

众所周知,心脏手术的风险非同小可。而在郑州七院,心脏手术之所以能够顺利完成,麻醉医生功不可没。因为在内行人看来,手术医生是“管病”,而麻醉医生是“管命”。


“从体重到血压,从走路快慢到各器官功能,麻醉医生必须将患者的身体状况完全掌握。”该院麻醉科主任魏金聚说,麻醉医生要在术中尽量避免所有可能发生的危机事件,应对所有出现的突发情况,使患者平稳度过手术,并保证术后能安全醒来。


去年,一名80多岁的老人需要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手术。“除了严重的冠状动脉狭窄以外,患者还有糖尿病、高血压、腹主动脉瘤、肾功能不全等多项严重的合并症。术中,患者随时可能会出现急性心梗、心脏骤停、动脉瘤破裂、肾功能恶化,甚至脑血管突发事件等多种危险因素。”麻醉科专家充分了解患者麻醉前状况并进行反复论证,最终拿出了较佳的麻醉方案并备有多种预案,确保了患者安全。“只有足够的把握,麻醉医生才会接收患者。”魏金聚说,该科室去年完成麻醉一万余例,其中麻醉年龄最小的患儿,出生不到24小时;最长的一例手术,时间达16个小时,无麻醉相关安全事件发生。


如今,郑州七院的麻醉科医生经多年积累和严格的质量控制、正规的业务培训,基本可以支撑国内所有已开展的手术。在郑州七院做手术,麻醉医生会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生命安全。


5、“幕后英雄”助力,患者平稳过渡开启新生活

近年来,复杂危重心脏病手术的比例不断增加,也对心脏外科及器官移植重症监护室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而在擅长心脏手术的郑州七院,各个科室的专家在专业上要求极其严苛,甚至达到了常人难以理解的程度。


“对心脏术后患者来说,心、肺、肾、脑等重要器官的恢复情况和分秒变化,都直接危及患者生命和影响着以后的生活质量。”心脏外科及器官移植重症监护室主任郭长英说,“从科室成立以来,对所有的病人,监护室医生护士都必须在床旁守护,对于极危重病人主任会亲自在床旁守护,随时调整治疗方案,哪怕是两天、三天,主任都必须守着。”


去年,不到1岁的男孩小远(化名)因单心室、主动脉弓缩窄、肺动脉高压等严重病情入院。经过复杂的心外科手术,小远被送进重症监护室。由于患儿术前的心肺功能非常差,要适应术后大幅改变的心脏结构,对患儿和重症监护室医生来说,都是巨大考验。


“正常人的氧分压是80~100毫米汞柱,而这个孩子在带着呼吸机情况下只有20毫米汞柱,有时甚至是个位数,经历了好几回生死考验。”郭长英说,经过医护人员整整两周的日夜守护,患儿最终度过了危险期,平稳进入普通病房,并康复出院。


在郑州七院心脏外科及器官移植重症监护室,每年收治心脏术后、肾移植术后及其他危重病人近2000例,在医生护士的密切呵护下,危重病人的生活质量在不断提高。


6、探索不停歇,多个省内医疗奇迹在此诞生

如今,很多人知道了“看心脏病,到郑州七院”。但很多人还不知,这个成立于1986年的心血管外科,经过30年的快速发展,已拥有9个病区和监护室,共218张床位,拥有专用手术室4间。每年完成心血管外科手术近2000例,开展各种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、心脏瓣膜病、心梗并发症的手术治疗与冠状动脉搭桥、心肌病、大血管疾病及心律失常的外科治疗等手术。


而创造这些医疗奇迹的,除了上述知名专家以外,擅长瓣膜手术的五病区主任张润生,擅长心脏微创手术的六病区主任张建卿,擅长冠脉搭桥手术的七病区主任张伟峰,以及张向立、陈国锋、刘春明等心外科专家,在先天性心脏病、冠状动脉搭桥、心脏瓣膜置换及修复术等外科治疗领域,均有很深的造诣。


不仅如此,该学科的众多专家还创造了多个省内医疗奇迹:在我省率先实施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手术;在我省率先实施常温非体外循环、心脏不停跳下的冠状动脉搭桥手术;全国第四例、我省率先实施机器人辅助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;在我省率先实施电视胸腔镜下心脏房间隔缺损修补术;在我省率先实施共同动脉干根治术;在我省率先实施“双主动脉弓矫治+动脉导管结扎+单元化+SANO”手术;在我省率先实施全胸腔镜下心脏二尖瓣置换术;为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病人成功实施了“主动脉根部替换+主动脉全弓置换+远端支架象鼻”手术,等等。


如今,郑州七院正在建设成为河南乃至中部六省的心血管病诊疗中心,越来越多的心脏病患者和复杂、重症心脏病患者由此获得了重生的希望。


来源:大河报·大河客户端 记者 魏浩 通讯员 杨柏青